成都韶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文章中心
公司新聞
行業新聞
技術創新降低產品成本 促多晶硅產業發展
發表時間:2012-07-30 16:23:39

    近幾年來,由于光伏組件需求旺盛,國內多晶硅擴張迅速,使總產能由2007年的4.8萬噸上升到2011年的33萬噸,而全球2011年多晶硅需求量為21.4萬噸,產能嚴重過剩,使得整個行業面臨形式十分嚴峻,主要表現在:產能無序擴張,增長速度遠大于市場需求,市場行情低迷,價格下降,大面積企業虧損,技術創新能力差,企業的整體規劃和配套不能滿足產業發展要求,能源消耗高,清潔化生產水平較低等。

    去年國內80%企業由于成本較高相繼停產,造成進口多晶硅數量達到6萬多噸。德國推遲上網電價補貼削減議案,2012年1季度安裝量反而是2011年同期的3倍,日本、印度等其他新興市場的出現,給光伏廠商提供了很好的機遇。然而光伏有市價低的情況持續,而且市場增長率還在不斷增加,說明光伏產業鏈起步增長相對比較穩定,受市場及其他因素,產品價值回歸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。從目前的產品價值,參照國內公開的一些太陽能電站具體運行數據看,以現有的光伏發電技術,按照光伏壽命25年并以政府1.09元/度電的優惠上網電價算,按照目前的投資來看,7年內即能收回成本(未算土地費用),從光伏太陽能電池系統能源消耗數據可以知道,太陽能電池系統在2年內即能產出所消耗的整個產業鏈消耗的電能,未來所產生的電能都是清潔能源,對于如何看待多晶硅生產是否屬于高能耗、高排放,很多文章已經清楚說明,也提出了應與時俱進摘掉雙高“帽子”。不管從市場角度還是戰略發展來看,太陽能替代常規化石能源是以后長期有效可持續發展的方向。而作為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料多晶硅而言,近幾年多晶硅的生產中,在技術創新,環保,節能降耗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,達到了世界同行業的先進水平,因此,推廣使用新技術、新設備,加強自身的技術創新,區域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結合,共謀多晶硅行業發展之路,以環保節能、低成本、高效益作為持續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。

    技術創新的必要性

    以往的工藝配套存在著高能耗,高污染,質量不穩定等不利因素,隨著市場逐漸成熟,競爭越來越強烈,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技術創新,解決原生產工藝的不足,提高其核心競爭力。

    近幾年以來由于在多晶硅技術創新及優化上發展迅猛,多晶硅成本急速下降,以下主要列出幾種技術方案

    1、大型還原爐的投用及熱能回收利用

    國內目前新裝置或改建裝置均采用24對棒及36對棒還原爐為主,并已有48對棒爐子的投用,而在2011年前投產的多晶硅廠,主要以12對棒及18對棒還原爐為主,有的企業還有相對落后的9對棒還原爐,大型還原爐在生產上體現出諸多優點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    1.1從以往的小型還原爐還原電耗在80-130kWh/kgsi,經過設計優化,24對棒還原爐的還原電耗可以做到40-60kWh/kgsi。

    1.2在設備加工要求上,提高壁面光學特性,可以更有效的減少爐內的熱輻射損失,使熱能得到有效利用。

    1.3還原爐夾套水通過閃蒸利用,有效的降低了蒸汽的消耗。從實際運行看,可節約總蒸汽使用量的25%-30%

    1.4在相同規模情況下,從還原爐置換,到拆裝爐以及清理,相對勞動強度降低。

    1.5由于大型還原爐多晶硅沉積率增大,單位耗時減少,產量相應增大。

    1.6引用國外提出的按照熱氫化爐節能理念,在硅棒與冷卻水壁之間加一個隔熱罩,如果隔熱罩內表面的溫到550度左右的時候,還原節能可達10%。但冷卻水溫度與偏低,這樣要求精餾的相應熱能使用裝置需要配套。

    2、采用高效精餾技術,在減少投資及降低生產成本上有突出優勢。

    2.1以往采用的工藝存在以下不足

    1)整個精餾塔系統采用不銹鋼,投資成本較大。

    2)精制塔收率不高,造成精制三氯氫硅成本增加

    3)未對重組分及輕組分雜質進行徹底分離,造成回收利用不徹底,使產品成本費用增加。

    4)對精餾塔換熱器的實際生產負荷計算不準確,換熱器面積普遍偏大,造成設備結垢嚴重。

    5)塔的整個設計處理能力不準確,有很多廠出現設計負荷過大與其他裝置不配套,也有設計處理能力過小,不能滿足實際生產需要。

    2.2通過長期的生產經驗及理論計算,高效精餾系統有如下優點

    1)高效精餾分為主要成分分離組合塔、微量雜質分離組合塔、重組分雜質分離塔、輕組分雜質分離塔。主要成分分離組合塔、重組分雜質分離塔、輕組分雜質分離塔可采用普通碳鋼材質的板式塔,如泡罩塔、導向篩板塔、浮閥塔即可,微量雜質分離組合塔因涉及到產品最終質量,建議采用不銹鋼塔,主要以填料塔為主,也多用板式塔。

    2)經過優化后的高效精餾塔,收率由以往的92%左右提高到做到97%左右。大幅度的降低產品成本。

    3)將富集雜質的重組分與輕組分全面回收利用,使系統三氯氫硅損失量減少,從而降低成本。

    4)結合理論,總結以往實際生產經驗,從設備負荷上準確計算,避免投資浪費和不適合實際生產需要。
    3、四氯化硅氫化制備三氯氫硅的處理技術發展

    在冷氫化技術國內不是很成熟前,多晶硅廠四氯化硅氫化主要以熱氫化處理四氯化硅為主。隨著冷氫化技術的成熟,現生產廠家主要多以冷氫化裝置處理四氯化硅為主,其生產工藝主要在生產成本上占主要優勢。

    3.1從現有的一些生產數據看,熱氫化生產每噸三氯氫硅的成本比現有成熟的冷氫化裝置高50%-95%。

    3.2冷氫化的成本優勢在多晶硅廠占主要因素,現在主要有催化劑與無催化劑的兩種冷氫化生產工藝模式,生產壓力主要在2.5-3.1MPa,反應溫度在500-600℃,有催化劑存在下,四氯化硅轉化率為22-30%,無催化劑存在下,四氯化硅轉化率為16-22%。一般情況下,有催化劑的生產工藝模式成本上略低于無催化劑的冷氫化工藝。

    3.3若企業在生產中,不具備采用有催化劑冷氫化工藝的生產成熟經驗時,在冷氫化工藝選擇上,建議選擇無催化劑的冷氫化工藝,這樣省去回收催化劑步驟,設備連續運行能得到很好保障。

    3.4在冷氫化系統中處理反應所產生的氯化物極其高沸物上,可以參照三氯氫硅合成裝置比較成熟的設計理念,在前期設計把好關。

    3.5由于冷氫化裝置的詳細設計和實際生產經驗公開交流不是很徹底,存在保密現象,也存在誤導現象,因此,專業技術人員一定要以理論依據結合實際經驗數據,使裝置的在設計及生產中具有合理性。
    4、結合企業自身資源條件,從產品生產工藝特點出發,優化資源配置,使產品具有較大成本優勢。

    我們知道在多晶硅生產中主要需要提供的原料有硅粉、三氯氫硅、氯氣和氫氣,而氫氣、氯氣都是氯堿企業的副產品,在氯堿企業中一般合成氯化氫來做鹽酸,有配套PVC裝置的氯堿企業可以用氯化氫合成氯乙烯,然而經濟效益近年來都不高,氯氣做液氯外售,很多時候要保證燒堿的產量,大量液氯基本上以低價格出售,在起初設計多晶硅項目時,一般都配套有小氯堿裝置,由于當時多晶硅市場環境較好,多晶硅企業所配套的氯堿裝置未能引起太大重視,現階段多晶硅市場價格低迷情況下,要實現成本的突破,氯堿裝置配套多晶硅裝置就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。

    4.1由于多晶硅系統生產中需要補充三氯氫硅,以平衡雜質物料的損耗量與沉積的硅,由氯氣與氫氣合成氯化氫,并與硅粉反應制備三氯氫硅,其合成的三氯氫硅成本遠低于外購的費用。

    4.2氯堿裝置所產生的氫氣經過處理過后,可用于多晶硅企業冷氫化裝置使用,由于氯堿企業核算氫氣成本一般按照零價格核算,對比多晶硅企業采用電解水制氫,其成本優勢在規?;a中體現明顯。

    4.3氯堿裝置產生的氫氣也可以利用為氫氣鍋爐的燃料,以制備多晶硅廠需求的大量蒸汽。

    4.4燒堿也是很多多晶硅企業作為處理氯硅烷尾氣及殘液的原料,若能實現自產自用,也能實現效益最大化,利用氯堿企業的廢電石渣作為處理氯硅烷尾氣及殘液原料,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。

可能感興趣的產品